末年威少,如何扭转自己的职业风评?
伏尔泰在1759年出版了自己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当时的他可能还没想到这本书会遇到如此多的反面阻力。该本小说在一出版就在巴黎被官方禁止发布。几年后罗马天主教会也将这部书列为禁书,后续演变,这本小说在苏联被禁,1929年在美国又被禁。
虽然如此,这本小说的销量却依旧像限量版奢侈品一样,然而当它在出版后整整200年,1959年在美国被解禁时,它却已经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至少在当时的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多少重视。对于这本小说带来的争议,似乎比支持它的读者都还要激烈。不过,这些好的和坏的纷争,并不影响这部作品的时代意义。
回顾NBA舞台,威少在主流NBA的讨论中也经历着类似环境。自科比之后,再没有哪位球员能够像他一样,独特的比赛风格能够引发如此多的争议。多年职业生涯里,威少就像一面镜子,更像是观众自身的反射,而非一个单纯的球员。
作为球迷来讲,或许有很多球迷不喜欢威少,但是他们所喜欢的球员,很可能恰好是威少的粉丝。诸如迪文琴佐、莫兰特、米切尔、文班亚马等年轻球员,都曾表示自己在职业生涯的某个阶段视威少为自己最喜欢的偶像球员。
而同时,一些媒体和教练员的视角下,他们认为威少过于偏激的比赛风格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球队的胜算可能性,而在他之前,或许从未有哪位球员能如此完美地在“做自己”和“数据狂”之间的来回拉扯的。
从球员的视角来看,这两种思路似乎都没有什么明显错误。虽然饱受争议,但不影响威少是个天才球员,但他也确实是一位效率低下的得分手。这位前MVP球员一直是他自己命运的决定者,过去当他的球队获胜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发挥;但当他的球队输球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失误。
然后随着时间推移,所有争议似乎就像阳光下的雾气一样逐渐消散。也许是因为威少不再是MVP级别的球员,也许是因为他离开了洛杉矶的灯光流量。但无论如何,如今围绕他的热度讨论已经要平静很多了,现在的他变得像伏尔泰的《老实人》一样,成为一个可以自由讨论的问题,只是恰好在人们不再真正有兴趣进行讨论的时候。
本赛季,威少再一次成为一支争冠球队的关键拼图,自2016年和杜兰特一同效力于雷霆后,他再也没有单赛季打过10场以上的季后赛。而自2019年以来,掘金仅有一次季后赛少于10场比赛。
截至目前,掘金以47胜28负排在西部第三,且最近在一场MVP候选人之间的对决中痛击雷霆,威少在当场比赛中首发出战,全场比赛出手了10次得到16分,附加7次助攻和5个篮板。
或许这也是第一次,威少不再是他自己命运的决定者,他不能决定掘金的打法,他也不再是球队的唯一胜负手,现在的他只是一个角色球员,目前最终决定掘金能走多远的是约基奇,而不再是威少。
威少在NBA历史上打出的“单场出手18次以上,却仅命中6球以下”的比赛次数排在历史第三位,放眼联盟几十年,仅次于上个时代的球星乔-福尔克斯,以及鲍勃-库西,而在他身后,是科比和艾弗森两位名人堂后卫球员。
然而本赛季在效力掘金时,在常规赛即将接近尾声时,他打出了几场“单场出手18次以上,却仅命中6球以下”的比赛?
答案是一场都没有。
本赛季的尾声仅有三次出手超过18次,但命中率高达49.1%,过去的他属于是“大量出手换取大量得分”的球员,而现在他的形象已经完全颠倒过来了。
本赛季威少的中距离投篮比重下降到了职业生涯最低点,进攻占比只有21%,在同位置球员中基本已经来到了垫底水平了。而在四年之前,威少还有近一半的出手来自于中距离单打,位居联盟中上游水平。
然而来到本赛季后,威少以单打投篮或者失误结束进攻回合的比率来到了7.9%,是个人职业生涯的最低赛季。此外,在这些回合里的得分效率来到了每百次进攻得分92分,这也是他职业生涯第二高的一个赛季。
与此同时,他本赛季的无球空切比重来到了职业生涯新高的8.8%,每百次空切进攻得分高达128分,首次超过了个人单打的比重。
这个转变主要得益于威少为了配合球队而改变了自己的打法,反而让他收获了职业生涯最高水平的有效投篮命中率,MVP时期的威少主要依靠大量单打,每场比赛要执行50-60次挡拆进攻,几乎完全不会无球空切。特别是如今的威少已经不再大量依靠扣篮,本赛季仅出现过21次扣篮,甚至比同队的约基奇都还少一个,他开始从持球端消失,更多的出现在无球进攻端。
在过去每个赛季,每支威少效力的球队,都曾有过“让威少做自己”的NBA定律,甚至多位前任主教练公开表态支持威少。但是这次掘金却没有选择让他“做自己”,而是选择让他去为了掘金而成为更好的版本。虽然还是适应的过程,但适应的方向改变了,以前是球队适应球员,而现在开始反过来了。
这也得益于威少本赛季交出了职业生涯最高比例的底角三分出手,投篮命中率甚至高达45%。虽然他依旧无法在弧顶位置稳定命中,但他能够选择更少地出手,利用他刚猛的突破和空切能力,制造防守威胁。
与此同时,自进入球队替补后,威少开始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防守人,就算不是完美的防守尖刀,但现在的他已经很少在防守端偷懒,不断利用防守端的运动能力来破坏对手进攻,本赛季的防守贡献相当出色,抢断效率、盖帽效率以及防守篮板效率等数据都在同位置上位居联盟后卫线的中上游水平,而这一环是此前同类型的罗斯以及莫兰特等控卫都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不仅仅是罗斯、莫兰特,很多逐渐年迈的控卫几乎都不会这样做。本赛季的威少是NBA历史上第二位年满35岁达成打出如此防守数据的控卫,而考虑到他的篮板效率,他也是联盟历史上第五位不分年龄也能够达成这些数据门槛的控卫球员。
除此之外,他依然能够在很多重要比赛中承担起挺身而出的责任。例如掘金在很多回合中会选择让这位老后卫作为主要防守人来防守很多大个子对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文班亚马,本赛季的威少是防守文班亚马回合数最多的后卫球员。
但这并不是说威少完美无缺,现在的他依旧会在防守端走神,即使他可以作为低位协防人、阻挡进攻的突破手,或者是对手突破路线的协防人,以及在轮转移动时的表现也足够出色,但他偶尔还是会在这些高强度防守中出现错误。
但这就是一个有用的角色球员的样子,也许他并不完美,但他能在自己的角色位置上发挥作用。威少在搭档约基奇一起出场时表现出色,两人配合得相当得心应手。二人互相传球,打出不少小范围的二人转配合,小空间的空切传球。毫不夸张的讲,威少绝对是约基奇职业生涯搭档过最好的传球手。
而在约基奇下场时,威少并没有展现出巅峰时期的带队水平,在他单独出场时的净效率值会大幅下降,他开始变成了他过去的低配版本,个人进攻使用效率明显飙升,超过了约基奇之外的任何其他掘金球员。
而当约基奇出场时,他的助攻两分球比例来到54.4%,而当约基奇下场时,这个比例明显下降到24.2%,这意味着当约基奇不在场时,威少需要更多地依赖自己来创造得分机会,这个模式下的掘金在进攻上相当不流畅。
参考数据,威少在约基奇出场时的有效投篮命中率为58.5%,而当约基奇下场时,这个数据大幅下降到了43%,数据波动幅度超过了掘金其他每一位轮换球员。
但我们需要再次强调,现在的威少不再是一个不断追逐数据而不断冲击篮筐的明星后卫。他不应该在球队最好球员不在场时完全扛起球队重担,他只需要融入球队已有体系中,而目前来看,威少融合的相当出色。
回到我们的一开始,伏尔泰的《老实人》是现实主义的一本经典作品,但世界就是如此,很多东西并不是从一开始到最后都是最好的。对于威少而言,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也开始总结这个经验教训,他不再追求成为最佳球员,而是努力成为最适合球队的最好角色。
也正因如此,他或许应该做好了在后续季后赛发挥关键作用的准备了。但回到现实,他还是需要在即将到来的季后赛打出证明自己的表现,这才是他扭转自己风评的最好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