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燃爆中国,谁是“真南哥”?常州何时拿下第一分?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6-29 17:41:53阅读次数:0

探访“苏超”

这个夏天,中国被“苏超联赛”燃爆了。网友戏称这是“本年度全球第五大顶级足球联赛”。场内敢打敢拼,场外硬梗横飞。“谁是真南哥”“笔画保卫战”“水蜜桃VS盐水鸭”“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不要太会玩~

图片

周日晚22:00 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

本期《近观中国》特邀资深球迷,英国观察员托比赶赴江苏,感受“苏超”的热度和球迷的热情。“苏超”这样一个“散装”省级足球联赛何以火爆全中国?球迷们有怎样的精神面貌?对比国外有何不同之处?比赛如何拉动城市经济?南京队、南通队、常州队......托比都会看到怎样的风景?

爆梗不断的称号之争

2025年5月起,江苏省开始举办为期7个月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当江苏十三座城市的球队在社交媒体自发约战,“苏大强散装足球联赛”的戏称悄然走红。谁也未曾料到这场始于网友调侃的“十三太保内战”,竟在一个月后火遍全网。“苏超”也成为继贵州“村超”之后,中国的又一个足球现象。

图片

图片

一到南京,托比就感受到了球迷们的热情。大家穿着整齐划一,在雨中就敲锣打鼓,喊起了口号,坐在大巴车上也不忘为自己所爱的南京队唱歌鼓劲儿。

在和“苏超”球迷们的交流中,托比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苏超”的热梗。“平南王”“镇南王”“南瓜”,你们猜猜都是什么意思?

图片

“谁是南哥”?类似这样的梗,从“苏超”开始后不久,就一直热度不下。开玩笑,这是面子好不好!为了争夺称号,江苏“十三太保”中有不少都杀出了“世仇”的火花。

比如,苏州和南京之间的“大哥之争”,还没开打就放起了狠话,“对南京来说,赢了苏州,后面全输都没事;对苏州来说,输了南京,后面全赢也没用。”南京和无锡比赛之前,双方更是把水蜜桃和盐水鸭都送上“赌桌”,“无锡输了以后水蜜桃加盐,南京输了以后盐水鸭加糖。”

图片

南京是江苏省会,不少人都把南京队看作是“苏超的门面”,这支队伍有超6成以上球员拥有职业履历,有的出自职业俱乐部,有的来自校园足球体系。目前,南京队在前五轮比赛中发挥稳定,位居前三。

“苏超联赛”的球员采用社会征集模式,自3月份报名开始以来,各个城市都积极响应,为了给自己的城市荣誉出一份力,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其中。

图片

南京队的中场球员张震宇,本身是一名校园足球教练,当他听到南京城市队在招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报名。在他看来,“苏超”之所以能有这样的热度,跟江苏当地俱乐部发展,以及当地居民对于足球的支持程度分不开。

在被问及“面子之争”的热梗时,张震宇觉得这种竞争氛围特别好,不是过去那种意气之争,而是让大家都用更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去对待竞争。

不过,对南京队来说,不管是不是比赛梗,“南哥”大概都是他们不愿丢掉的称号。而在这场“南哥之争”中,南京队的对手是实力强大的南通队,接下来,托比就将去这支队伍的训练场一探究竟。

苏超给了草根机会

图片

图片

前四轮比赛中,南通队稳坐“苏超”积分榜头把交椅,未尝一败,因此,也被很多网友冠以“真南哥”的称呼。据说这支队伍,在“苏超”的十三支队伍中,拥有的职业球员最多,平均年龄最小的球队,39名队员里,有35人都是从南通本土俱乐部珂缔缘选拔出来的。

托比:“我们南通队也算是职业队吗?”

吴双(国家体育经纪人):“按照‘苏超’的人员构成,南通队有三名球员是来自这支职业队,其他的还有39名球员。其中有3名是面向社会层层选拔而来,他们实力也很强,都是运动员,业余也会来我们这里带球员。我们剩下的这些孩子更多是来自青训梯队,都是我们从小培养起来的。我们搭建了一个足球金字塔模型,除了最顶尖的成人职业队,其他各个年龄段的队员都有,最小的是小学一年级。”

图片

吴双告诉托比,自从“苏超”开始之后,小队员们的自信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路姿势更昂扬,眼睛里都有光了。他们感受到了成为职业球员可以获得的荣誉与尊重,得到了更多可以晋升的渠道。

吴双:“虽然‘苏超’的性质是业余联赛,但我相信现在很多怀揣足球梦想的孩子,已经希望在长大以后,也可以加入这样的赛事。它最大限度地把一些来自基层的草根球员曝光出来,让他们获得更多机会。”

目前,南通队的队长是李贤成,苏超开始前,他正在德国的俱乐部踢4级联赛。听到苏超举办后,他毅然决定回国 为自己的家乡而战。

图片

中国足球的未来是国人十分关注的事情,托比很想知道在德国踢球的李贤成如何看待两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不同之处?

李贤成(南通队队员):“德国喜欢踢球的孩子比较多,他们每周可能都有一场比赛,我觉得这个特别好,从小多踢比赛,就能培养球员的球商。大家训练的内容都差不多,但球员的心态、欲望可能会不一样,在德国,即使训练大家都是200%的投入,完全当成比赛一样练。”

对于为家乡而回国的李贤成而言,此次也收获了不小的惊喜,那就是热情的球迷。在德国,他参与的比赛,最多一场也就8000左右的球迷,但在“苏超”,场均两万都是毛毛雨~

图片

图片

当然,这也带来了苦恼,作为一队队长,他自己也抢不着票,因为这比赛实在是太火了!就拿刚过去的,在6月21日进行的南京队和常州队的比赛来说,实时在场观众人数就超过了36000人次。

苏超球迷展风貌

托比观看了这场气势恢宏的比赛,倾盆大雨根本浇不灭球迷的热情。

常州队和南通队并称“通常组合”。但和南通队的意气风发不同,以业余球员为主的常州队则是一路垫底。网友调侃常州队的输球是“不断输掉笔画”,从原本的常州逐渐输成了“O州”。但这波热梗的发酵,却为常州带来了一波泼天流量。

图片

虽然球场失意,但常州巧妙地运用这波流量,把人们的关注度引到城市文旅产业上来。常州被称为“龙城”,有一座中华恐龙园,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常州恐龙啦啦队齐上阵。另外,购票时也赠送当地特色的萝卜干炒饭。

“苏超”逐渐从一个体育赛事,变成了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带动了江苏省各地的文旅发展。

图片

比赛开始前,球迷们并不着急检票入场,而是先排队享受一波免费的萝卜干美食。不得不说,赛前采访时,常州队球迷们展现出了强大的平常心,他们大多对于输赢并不在乎,自己还玩起了“笔画保卫战”的梗,表示只要能进一球就行。

比赛开始后,常州队的表现让托比有些着急,他拿出了英国球迷的“老教练”范儿,恨不得上场指挥。反观常州球迷,除了热情加油外,基本都保持平常心,甚至还有球迷在场中维护秩序,制止双方球迷的一些争执。

图片

图片

最终,常州队并没有突破零分,但球迷的热情与风貌,却让托比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

图片

托比还有哪些见闻和感受?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本期《近观中国》节目~

图片

制片人:张小玲

编导:张宇辰

编辑:于二丫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